网站导航(sitemap)
首页 > 蜂蜜百科 > 蜂蜜常识 >

蜂蜜为什么会结晶呢?

时间:2021-05-17 21:14:34整理发布:蜂蜜酷

什么是蜂蜜结晶

蜂蜜结晶是蜂蜜中的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的一种物理现象(人们通常称为结晶蜜),并非是化学反应,蜂蜜的结晶,常表现为蜂蜜在瓶底,或者是瓶中部分,或全部出现白色如白糖或者油脂状固态物质的现象。

蜂蜜结晶

影响蜂蜜结晶原因

一、温度: 蜂蜜结晶要在一定温度下,一般在15℃以下,13~14℃是蜂蜜结晶的最佳温度,这个温度蜂蜜结晶最快。若低于此温度,由于蜂蜜的黏稠度提高,致使蜂蜜结晶迟缓;若高于此温度,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,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,也使结晶变慢。

蜂蜜结晶

二、葡糖糖含量:蜂蜜中葡萄糖结晶核的含量越多,蜂蜜结晶速度越快,反之,蜂蜜结晶速度越慢。任何一瓶清澈的蜂蜜放到显微镜下,都会看到有许多的葡萄糖的结晶核的存在。经试验:蜂蜜中的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之比为100∶130以下,一般容易结晶;大于100∶130,一般不容易结晶。

蜂蜜结晶

三、含水量:蜂蜜结晶与蜂蜜的含水量密切相关,水分含量较高的蜂蜜,其葡萄糖的过饱和程度就低,那么结晶速度就非常缓慢。比如一些含水量大的未成熟蜜,含水量在25%以上,往往呈半结晶的状态,含水量30%几乎不结晶。

标签: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。
蜂蜜热点
蜂蜜为什么会结晶呢?

蜂蜜为什么会结晶呢? 2021-05-17